欢迎来到TB体育·(中国)手机客户端下载
TB体育劳动保障信息化 以人为本 贴近百姓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7-13 09:49:36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乃民生之安。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等工作,事关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当前进展如何,下一步重心又在哪些方面?4月18日下午,记者约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赵锡铭与中国信息化杂志社执行社长王学武就此进行了对话。

  王学武:赵主任,您好!据我所知,将领域信息化建设,明确为一个部委的“一号工程”,劳动保障部应该是独一份。您能否谈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金保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有什么样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赵锡铭:信息化建设对劳动保障系统来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经历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阶段,从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来看,从手工到单机,从单机到局域网,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对于劳动保障工作的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效率提高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使劳动保障系统的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所起的作用有了深切的感触和认识。这既是一项技术工作又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对提升劳动保障部门管理能力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定为“一号工程”。

  赵锡铭: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劳动和保障部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历任部长亲自挂帅担任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年年初定期召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上年的工作,布置当年任务。一把手部长亲自抓,各个司局的一把手都是小组成员,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具体的实施步骤、一些具体的目标任务都在这个会上进行研究和讨论确定,作为全部各个业务部门贯彻落实的共同任务。此外,信息办的管理职能也是非常明确的,从信息化规划的研究制定、全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安排部署,到对各省市的指导和督促,都是由信息办具体落实。总体方针、目标的制定都是由领导小组成员反复研究、共同决定的。

  “一号工程”内容和意义实际上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我们一把手和分管部长的历次讲话中都是将其作为“一号工程”来说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应该从1984年开始回顾,经过了2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从手工到单机,到局域网,最后到形成广域网各个发展阶段,大家逐渐从原来的不熟悉到熟练使用,从熟练使用到觉得带来方便,从带来方便到觉得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总之,感觉就是越来越离不开了。

  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一号工程”的重要性。我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近年来都是一把手部长和分管部长两个部长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在地方也是这样要求的,由此可以看出部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

  王学武: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等,作为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升到了事关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高度。很想请您说说,这对金保工程的加快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机遇,是否也面临新的压力?

  赵锡铭: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给劳动保障工作发展带来极好的机遇。与此同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需要数据和信息的支持,对金保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成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的动力。

  第二是在国家层面上对金保工程的重要性形成了统一认识。由于国家的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金保工程”才得以提出和立项,所以资金的投入等也得到了必要保障,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促进。

  如何去理解机遇这两个字呢,我想,第一,先要明确金保工程在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我们的口号是“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就业是民生之本”。认识的提高对金保工程的快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二,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有了信息化的支持和保障,有效地促进了劳动保障各项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也使信息化建设有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第三,财政的投入,各级政府都作了相应的安排,这也给它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赵锡铭:从目前来讲,各地区都已经把“金保工程”列为了“一号工程”。经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近几年的共同努力,地方立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资金也逐步落实,网络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提升。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也都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相应资金,劳动保障部还积极争取了对西部地区的金保工程中央补助资金,使各地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王学武:记得“金保”工程刚刚启动时,就曾以简洁的“一二三四”的内容表述,引起业内外重视。您能不能具体说说,“一个工程、二大系统、三层结构、四大功能”的当前进展,金保工程的“十五”主要目标是否如期实现?

  赵锡铭:总体来讲,我们正按照“一二三四”的设计逐步推进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一个工程”的内涵就是信息化要统一建设,要涵盖劳动保障的各项业务,要搭建一个统一的平台,不再分散建设。“两大系统”就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我们把劳动的各项业务从就业、培训、劳动关系、工资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统筹考虑,社会保障是五个险种合一,然后把这两个系统互联互通。“三层结构”就是要建立中央、省、市三级数据中心以及中央——省——市三级网络,形成网络上下贯通的格局。“四大功能”就是要支持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四个功能。

  目前进展比较顺利,第一,全国的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我们在2004年底和32个省级单位全部互联互通。现在所有养老保险的监测数据都是通过网络上传,上传数据量达1.1亿人,占全部参保人员的70%以上。我们可以监测到每一个参保人员的情况,包括他的基本信息、投保情况以及退休人员的支付情况等。

  赵锡铭:网络是基础,数据是货物,通俗的讲就是网络是我们的高速公路,我们的经办机构在高速路上开展相应业务,最后再出成品,也就是为政策服务,为宏观决策服务,搞数据挖掘等。现在来说,前两步我们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已有15个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实现了与所辖地市的联网。现在三层架构的网络架构基本形成,数据中心的作用初步显现,宏观决策系统建设正在起步。要先建成网络中心,从网络中心过渡到数据中心,从数据中心要向真正的信息中心过渡。

  赵锡铭:作为“十五”本身,原来我们并没有定一个“十五”必须到什么的目标,实际上我们是按照“金保工程”的跨度来说的。我们原来说的是三年完成,是想这个工程应该是在“十五”期末完成,但我们线月,所以这样就跨“十五”了。项目的进展都是按照预期计划来完成的。

  赵锡铭:部里已经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各地新建的系统要使用全国统一的软件,已经投入运行但尚未使用统一软件的,要制定向统一软件升级的时间表,在系统升级时使用统一软件,这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在统一软件推广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前后台分离的实施策略,在各地进行前台实施的公司,必须通过部里的统一认定,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关资质。没有相关资质的企业是根本不能参加各地竞标的。

  赵锡铭:停止2分钟都不行,最直接的影响是老百姓。在医院看病,卡中断了,那么这病就没法看了。老百姓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认为劳动保障这个系统的服务对象、服务人数是最大的、收集的信息是最全的、涉及的面是最广的,很多地市的劳动保障网络对当地的政府部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提的口号是“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

  赵锡铭:我们的重心还是在地级以上城市。我们的思路就是:第一定具体规划,定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二是政策保障,所有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应该有什么政策、规定、标准。我们这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包括对数据中心如何建设、对网络的总体要求以及各项业务指标标准等都做了规定;再有一个层次就是对各个地方示范城市考核检查的评分标准。采取定量的办法去分析各地建设情况。

  王学武:正在推进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金保工程本身是不是也面临一个不断完善体系的问题?

  赵锡铭: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金保工程为劳动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为劳动保障工作部门切实转变职能、提高行政能力提供有力支持;建设好金保工程,为全面推动劳动保障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金保工程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例如阶段性工作重心的调整、各实施阶段的重新定位、实施内容的重新梳理等。

  王学武: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赵锡铭:正如您刚才提到的,我们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这一要求,金保工程必须贯彻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思路。按照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根据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于信息化的“广覆盖”,我们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所有的前台服务都要依托着后台的统一平台进行。

  赵锡铭:分层次我们从业务角度来讲实际上是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因为各项保障、政策,最后的管理层面都是在属地的。所以,所有数据的集中、管理,以及基金交纳、支付都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层来管的。但是各级必须把其所管理的数据及相应情况等汇总到上一级。在管理上分层次实际上是按照业务需求本身来定的。

  赵锡铭:总体目标不会有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的金保一期都是按照我们当时的项目设计逐步实现的,只是由于刚才说到的原因,在时间上比预期的“十五”期末完成要稍微顺延一段时间,但总体目标不会变。

  如果说有一点差距的话,主要是在跨地区的业务经办上,我们还不会全面铺开。比如说,异地就医、异地领取养老保险金,由于还有待于政策上、管理上的逐步完善,目前全面铺开还比较难,但是会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据我们了解,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开始尝试异地业务的经办工作。

  我们有这样的共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跟着国家的政策变化而动,比政策的变化稍微滞后一点,不可能超前。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了需求有了要求之后才能够把它技术化。这是正常的,也是信息化建设本身固有的规律所在。

  王学武:我注意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今年要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并提出加大示范城市工作力度。您能否具体谈谈,“加大工作力度”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点示范城市会不会在数量上有所增加?

  赵锡铭:现有的示范城市一共是102个,不会增加。我们在这方面的思路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典型引路,就是要抓住一些有条件的城市,要求他们尽快出示范、出样板,起到相应的典型引路作用;以点带面,点上做好了,推动面上的整体开展,大家都向它学习;然后就是全面的推进。

  加大力度,目前主要有几方面的体现。第一,从部里的要求来讲,我们专门有一套示范城市的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和评估标准、具体的督察管理办法。第二,部里还有一套调度制度,我们定期要求示范城市上报情况,还包括调研、指导、督促、开会、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等等。制度保障、政策保障都有。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对示范城市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检查。

  赵锡铭:关于个人账户落实的问题,我们会在信息化建设,包括统一软件的研发中统筹考虑,不仅仅是示范城市,全国都要做。过去几年,东北3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今年又推广到另外8个省。去年年底,TB体育app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于这一决定的贯彻实施,我们会在信息化方面提供相应保障。

  赵锡铭:目前示范城市的建设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我大约跑了三分之一的示范城市,我感觉这些城市都有极强极高的责任感,他们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部里各项要求都是明确的,我相信示范城市建设会达到预期目标,发挥相应的作用。

  王学武:据我了解,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建立规范、标准、统一和共享的数据库,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是不是意味着目前的数据库建设还未能完全做到规范、标准、统一、共享,您认为当前瓶颈在哪里?

  赵锡铭:目前明确的380多个数据中心是全国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一个地方不通,这个网络就是有问题的,所以要把数据节点全部建设好。统一规范,是信息化本身的要求,所以说建立规范、标准、统一的数据中心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来看,50%左右的节点已经按照部里要求建立了数据中心,其余的50%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前会有较大的进展。

  我们提出数据中心建设,要做到“设备集中、技术集中、数据集中”。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还是要在体制的创新上下工夫。各地的系统不是在金保工程提出后才开始建设的,很多系统建立的时间不一样,也有一些没有使用统一软件,没有用统一标准,这些都要在这几年逐步改进。从分散到统一,这里面既涉及到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涉及到职能的调整,体制的变化,管理职能的转变。所以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统筹思路。我把这个现状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统一认识问题已基本解决,统一行动蔚然成风,统一步伐尚存差距。

  王学武:我个人认为,就业不仅是数据库的重要内容,更是民生之本。您认为,劳动保障信息化在扩大就业服务和做好失业调控中,能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者说,就业信息服务如何实现与失业预警联动,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如何与劳动力信息化素质培训互动?

  赵锡铭:就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金保工程的一部分,对各项劳动就业业务提供支持,是金保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从提供就业信息,到办理相关业务,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的信息化。

  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全国范围部署了失业登记和失业管理监测工作。到去年年底,已经在14个省实施,现在已经扩大到了20多个省份。我们会密切跟踪,定期分析情况。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分析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包括他的年龄、基本素质、技能、就业愿望等,然后我们加工分析以后,自然而然就可以开展培训了。我们了解市场的需求,也了解失业人员的就业愿望,我们可以把这些结合起来,使就业更有针对性。

  在信息化建设开展的比较好的地区,这些信息已经进入到了社区,百姓足不出社区就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在各个社区派驻了劳动协管员,专门为百姓提供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王学武:请教最后一个问题。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证,始终是各领域的难题。我不知道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是不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您能否告诉我,“十五”期间“金保”是什么样的投入规模,“十一五”总体上会有怎样的变化,如何保障“金保”的资金需求?

  赵锡铭:作为信息化建设来讲,除了刚才讲的认识问题、管理问题、领导重视问题以外,有两个问题始终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一个是人才问题,一个是资金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在信息化整体的建设过程当中还将比较长期的存在。

  因为从信息化来讲,对工作真正发挥作用,不是简单的使用计算机。真正做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等,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有待于国家整体电子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资金问题将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并不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在资金安排上,随着国家财力与社会发展以及信息化本身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我相信对信息化的投入会逐步增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化建设是从1984年开始,金保工程提出和启动是在2002年,中央本级资金到位是在2004年,由此您可以看出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项目进度并不能完全按照我们的预期实现。但我相信,随着信息化建设作用的日益发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王学武:说到资金,补充问一句。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对社保各项资金和基金的管理与监督,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各地应用情况如何?

  赵锡铭:我们现在四大功能设计中有基金监管的内容,主要通过网络对财务报表、交纳情况、支出情况及参保人员的生存状态、医疗状态进行监督,保证资金的安全。

  1984年进入劳动人事部,先后就职于人事教育司、综合计划司和规划财务司,历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

  现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

  浙江人,现任中国信息化杂志社执行社长。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之后在中国财经报等任职。

  王学武先生提出,不存在孤立的信息化领域。信息化是动态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持续开发和提升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信息化也不是万能的,只有促进效率、效能、效益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才是信息化价值所在。